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深夜八卦: 中國富豪開始為50元差價斤斤計較了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背景下,曾經象征中產家庭“標配”的鋼琴教育產業,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“大清盤”。隨著家庭財富縮水,“每個孩子都該學鋼琴”的全民信仰一去不復返。從鋼琴制造商到一線教師,整個產業鏈都陷入了寒冬,甚至連高收入家庭也開始對微小的學費差價斤斤計較。


一線教師親述:學生驟減與“消費降級”

上海博主“海上心聲”近日采訪了上海“00後”鋼琴教師張女士。她親身經歷了這個行業的榮衰。


張女士表示,她從小就學鋼琴,從高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兼職教鋼琴,因為當時正趕上鋼琴熱,教鋼琴行業很火。到目前她已經教授鋼琴課9年。平時她只在雙休日教課,周一到暑假期間基本上每天都教課。

近年來中國經濟下行,民眾消費降級,張女士有直接的感受。她說,從2024年起,學鋼琴的學生一下子就少很多。

她說,她的老板的鋼琴行也大縮水。原來有兩層樓,現在變成一層樓,另一層樓給別人了。因為課沒那麼多,學生也變少了,都在流失。

路透社去年曾報道,鋼琴教師劉紅宇(Liu Hongyu,音譯)6年前在北京開辦了音樂教室,如今學生人數已減少超過一半,她擔心會有更多的學生停課。

2018年狀況好時,她的音樂教室有70名學生,並聘請了兩位全職教師和兩位兼職教師。但在疫情爆發後,需求快速下降並持續低迷,她只好換到了更小、更便宜的地點,現在只有兩名兼職教師。她說:“我擔心的是,我們現在的30名學生在上完已付費的課程後,是否會繼續上課。”

家長們也不願意預付長期課程的費用,他們一方面擔心自己的經濟安全,也意識到許多學校已經破產。


這種放棄背後是沉重的現實考量。一位業界人士分析,當前“北上廣深房價松動,大廠裁員名單越來越長”時,學琴這種“頂級吞金獸”已從家庭的“必要投資”變為“可削減投資”。



從狂熱到冰點:鋼琴產業的黃金時代終結


中國鋼琴熱的時期裡,“每個孩子都該學鋼琴”成為全民信仰,2010年代,中國曾是全球鋼琴產業的絕對中心。《經濟學人》統計顯示,巔峰時期中國有超過4000萬琴童,占全球總數的80%。在井噴式需求的刺激下,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鋼琴生產國和消費國。2019年,中國鋼琴產業的繁榮達到頂點:年銷量突破40萬架(美國同期僅3萬架),全產業鏈產值逼近2000億元。年銷量一度突破40萬架。

2012年5月30日,具備大陸國資背景的珠江鋼琴率先上市,當年產銷突破13萬架,全球市占率超25%。20天之後,浙江寧波的海倫鋼琴也在深交所成功上市,成為“中國民營鋼琴企業第一股”。

在浙江湖州、湖北宜昌等地,形成了規模巨大的鋼琴產業集群,帶動了數萬人就業。僅湖州洛舍鎮一地就有鋼琴相關企業114家,從業人員約4000人,年產鋼琴占大陸全國總產量的七分之一。

井噴的需求釋放出巨大的紅利,眾多的鋼琴培訓機構在其中賺得盆滿缽滿,鋼琴老師成為當年最滋潤的職業之一。

然而,這股熱潮在2024年戛然而止。根據統計,當年中國有超過7000家琴行倒閉,鋼琴年銷量斷崖式下跌,相比高峰期直接腰斬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, 我也來說幾句吧
上一頁12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    (其它新聞評論)
    評論1 游客 [與.父.北.亡] 2025-08-20 14:41
    走日本的老路
    上一頁1下一頁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45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